7月14日15時30分,汕頭港區廣澳二期碼頭,陽光灼熱刺眼,熱浪不停翻涌。在碼頭貨運查驗場內,密密麻麻地停滿了幾十輛貨車,汕頭海關所屬廣澳海關關員正忙碌地穿梭其中,驗放從馬來西亞運輸入境的河砂。
圖文無關
在汕頭地區,天然河砂資源貧乏,優質河砂缺口300萬噸/年,擴大河砂進口迫在眉睫。馬來西亞河砂有品質和價格上的優勢,但散貨船運費、滯期費、碼頭費用等占據進口河砂價格的大部分成本,因此,通關時間對于企業來說尤為重要。
“河砂從進口申報到放行結關僅用了45分鐘,這不僅縮短了通關時間,還減少了我們企業的運營成本。”某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楊經理說。
為促進河砂進口、緩解本地河砂緊缺局面,廣澳海關專門派員指導企業明確通關申報環節的注意事項及操作要點,進行一對一幫扶,鼓勵企業綜合使用提前申報、擔保放行和匯總征稅的方式,并加強與實驗室溝通聯系,優先安排檢測,及時了解進口河砂是否符合檢測要求,在確定達標的情況下優先完成合格評定,切實提高進口河砂的通關效率。7月份以來,該關已監管進口河砂47484噸。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251號
掃破碎機網微信公眾號-閱讀行業最新資訊